《南史》:梁武帝弟萧宏,性爱钱,百万一聚,黄榜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余间。武帝见之,屈指计见钱三亿余万,他物满库,不知多少。武帝子萧综,以晋时有《钱神论》,遂作《钱愚论》讥之。
唐李憕,并州人。颇殖产,伊州有膏腴,自都至关口,田畴弥望,时谓“地癖”。
又如卷2有“萧何不治,孝恭粗足”之句,其释文是:
前汉萧何为丞相,买田宅必居穷僻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令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唐宗室河间元王孝恭常谓人曰:“吾所居颇壮丽,非吾心也。当别营一区,令粗足充事而已。吾殁后,子也才,易以守;不才,不为他人所利。”
又如卷15有“李皋发廪,郑默开仓”之句,释文这样说:
唐宗室李皋,字子兰。为温州长史,俄摄州事。州大饥,发官廪数十万石赈饿者。僚吏叩庭请先以闻,皋曰:“人,日不再食且死,可俟命后发哉?苟杀我而活众,其利大矣!”既贷,乃自劾,优诏许开。
晋郑默,字思元。为东郡太守,值岁荒人饥,默辄开仓赈给,乃舍都亭,自表待罪。朝廷嘉默忧国,褒叹,比之汲黯。[64]
从以上所举之例来看,《十七史蒙求》所做的启蒙教育,并不仅仅是历史知识,它包含了深刻的价值观教育。从全书来看,还多有关于历史观、伦理观、道德观方面的内容,它们都寓于具体的历史人物故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