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参战问题之争事起于1917年初。本来中国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即宣布实行中立,置身于战事之外,因为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没有现实的需要卷入这场发生在万里之外、与己无甚关系的列强之间的战争,何况以中国羸弱的国力也确实不可能卷入这场需要耗费无数物力、财力、资源的战争。除了日本借向德国宣战之机侵入山东,与德军有不到3个月的战争行动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直接关系并不大。但是,在欧洲主要列强几乎都卷入战争而暂时无暇顾及中国的情况下,对战争卷入不深的日本和尚未参战的美国却因此而有余力加强对中国的影响力,并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卷入了中国政治之争,由此构成了参战之争的大背景。
1917年初,美国因为德国进行的无限制潜艇战触及其经济与国家利益,于2月1日宣布与德国断交,并酝酿对德国宣战。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随后领受政府指示,游说中国政府采取同样立场,意图以此加强美中关系,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本来反对中国参战以保持自己攫取德国在华利益独占权利的日本,在得知美国的态度后,一改其原先的立场,主张中国参战;不仅如此,日本还进一步提出以借款方式向中国提供参战经费,中国可缓付庚子赔款并提高关税以应战争之需等,以此保持并加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力。2月间,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的代表西原龟三来华,就此与北京政府接触,但是,日本同时还在私下里与英、法、俄等国协商,得到他们对日本于战后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保证,大国之间的妥协交易一向不在意被交易的弱国利益,日本由此得到了既要加强对中国的影响和控制,又保持其在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的结果。但日本态度的改变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美国担心日本以其与中国的近邻关系通过中国参战而加强其在中国的地位,改由主张中国参战为不主张中国立即参战。中国参战问题由此而形成为美、日博弈的格局并直接影响到中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