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你的回答也对,也不对。”
那人很疑惑。孟子解释说:“如果你看到孩子,不假思索地去解救,那就是对的;如果你解救孩子前,想着在解救孩子后得到其父母的奖赏,或者是群众送你面锦旗,到处宣传你拯救生命的事迹,虽然你解救了孩子,但仍是错的。”
儒家对孟子的这段解释是,动机比结果重要。良好的动机即使不产生完美的结果,行为本身仍得到赞赏;恶劣的动机即使促成了完美的结果,行为本身也是恶。而用老子的解释则是,孩子在井边,这是危急时刻,正常人来不及多想,几乎是出于本能上前将孩子救下。这种出于本能、不假思索的判断和行动,就是无为。无为绝对没有任何达到某种目的的念头,无为就是面对一种非动不可的情境时,不多想、不纠结,马上行动。
所以老子说,上德之人无为不是达到某种目的,无为本身就是目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正如看到小孩要掉井中,解救小孩不是为了获得赞赏,解救本身就是目的一样。而儒家学派的王阳明则更极端地说,一念发动即是行。有人大概不明白,我只是产生了一个念头,并没有将其付诸实践,怎么就说我行动了呢?